重磅推荐

读书开阔人的眼界和心境,从而遇见这世间美好的一切

01

2023-09

重磅推荐 | 关于医疗,我们来看看什么才是有效的

  健康是我们一生的追求,所以注定我们一生都离不开医疗,每个人一生至少要进一次医院。九月是企业家读书会的健康月,这一次我们把眼光聚焦到医疗上面,来看看到底什么才是《有效的医疗》。  力匕  《有效的医疗》作者简介  厶  书籍作者/徐梅  外科主任医师,从医三十八年,云南瑞奇德医院院长,整体医疗模式创始人,致力于严重、复杂、危重疾病的病因探索,是中国整体医疗实践者。  探索以东方智慧为体,现代医学为用的整体医疗模式,治愈了大量传统医疗无法治疗的疾病。  瑞奇德医院连续三届获得美国JCI,国际管理认证。  世俗称为七月半,佛教则称为盂兰盆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它的诞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  书籍作者/李延光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长期从事普通外科及急救医学临床工作,近年来结合对医学哲学与人文的不懈探索,深度参与整体医疗思想与路径的完善与整理。  01  疾病始于情绪  企业家读书会的书友在八月刚刚读完《情绪:影响正确决策的变量》后,现在再来读《有效的医疗》,估计和我一样,很容易就会被《疾病始于情绪》这一章的内容所吸引。  是的,七月我们读了《王志刚论战略》,知道战略就是面临关键阶段的重大抉择时,如何做正确的事及如何做正确的事。这里的关键词是“抉择”和“正确”!  八月我们读了《情绪:影响正确决策的变量》才发现,决策并不全是理性的产物,很多决策其实与情绪有关,情绪就是影响我们正确决策的变量。  现在读完《疾病始于情绪》这一章,我们终于发现,情绪不仅影响正确决策,而且是疾病的源头。  |每一种情绪都会影响你的身体  本书作者从医38年,治疗过无数的病人,在治疗的过程中,作者一直在反思“病”背后的本质和源头,通过大量的实践发现:疾病源于情绪。身体知道你所有的所思所想,你身体出现的任何不适与疾病,都是你内在信念和心结的反馈。一般来说,每种疾病都指向一个长期忽略的情绪问题。  现在医学也证明,癌症、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消化性溃疡、月经不调等,人类70%~90%的疾病与心理的压抑有关。人类受到内外的各种压力,会产生不良的情绪对身体器官发起“攻击”。实际上,身体绝大部分的疾病都是由我们的负面思想和情绪积累产生的,我国中医的古老智慧早就说过,肾主恐惧,肝藏愤怒,肺藏哀伤……  没有不好的情绪,只有不受尊重的情绪;没有可怕的情绪,只有缺乏了解的情绪。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情绪,是我们医治一切疾病的开始。  02  一把手容易得什么病  这是《有效的医疗》全书中最打动我的一章内容。原因很简单,企业家读书会的书友基本上都是单位一把手,我当然要关心我们书友健康的核心问题。  作者在书中举的一个病例恰好就是企业家。这位企业家就是出生于东南亚国家的加林先生,他在商海浮沉十几年,经过一番拼搏,如今已成为东南亚一带知名的商界奇才。  但是很不幸,身为一把手的加林先生反复出现心梗症状,47岁的时候,体内就已经安装了4个心脏支架。他和本书作者结缘,正是因为他突然发作心脏病,并一度生病垂危,他的兄长想寻找一个充满爱与慈悲的医院,便于对他进行临终关怀,让他安静地度过此生余下的时光。  没有想到的是,本书作者不仅挽救了加林先生的生命,而且帮他找到了病因并不是心脏,而在肝,一切源于他的暴脾气。当加林先生意识到自己情绪问题后,一改往日的愤世嫉俗和暴躁脾气,开始怀着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每日都在践行自己的生命功课,不仅待人亲和友善,而且还做了很多慈善工作,健康生活了很多年。  加林先生的经历并非个案。一群科学家对国家元首、知名企业家以及各类社会名流进行了一场为期数年的跟踪调研,并由此发现了一个现象:在一个群体或一个团队当中,身居一把手的人,罹患癌症的几率很低,但是患上心血管疾病的几率则高于普通人。  并且,决定权越大,性格强势急躁,所承担的责任大,患上心血管疾病的几率也越高。这同时也说明,权力大、能力强、财富雄厚的人,往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因而他们的心脏也在超负荷运转,甚至随时会发生极为严重的心脏疾病。  通过加林先生的疗愈过程可以让我们更清醒地看到,疾病其实是身体给我们发出的求救信号,提醒我们去改变思维习惯,调节心理健康。只可惜,很多一把手总是在巨大的压力下忙于工作,忙于事,疏于照顾心,总是忽略身体发出的这些信号,直到一场大病来袭。  每个经过生死劫难的人,都会重新领悟的生命的意义。生命就是一场悟!生命的过程就是修行的过程:  人们在事中悟,若事不能让你悟,生命会让你在痛苦中悟,直至,更大的痛苦;还不悟,生命会让你在病中悟,直至,更重的病;还不悟,生命最终会用死亡来唤醒你,只可惜,到这时一切都完了。  03  整体医疗临床探索与实践  本书作者徐梅女士是云南某三甲医院的外科主任医师,多年的临床实践让她接触了大量的病人,治愈了很多危重病人,但实际工作中的一些经历,却让她的内心充满了困惑和惶恐,并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与思考。  她痛苦地发现,在当前的医疗模式中,“物”的作用越来越彰显,而“人”的作用越来越式微。临床上,医生的专业越分越细,且无止境地追求高精尖,专注自己的“阵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医生常常是只见“病”不见“人”。  日常医疗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疾病痊愈了,可病人及家庭并没有回归幸福与快乐,而是仍处在不安的漩涡中。  她开始思考,到底什么样的医疗模式才能真正还原生命的本质奥秘,让整个系统更好地造福人类?医学最初及最终的目标是什么?究竟是“治病”还是“救人”?怎样才叫真正的治愈?如何能找到一条贴近生命本质并探求疾病本源,且真正对人的身、心、灵全方位呵护的整体医疗之路?  这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但徐梅女士坚定选择了这条路。2006年,在一群志同道合的投资人的全力支持下,徐梅女士创办了一家具有中国特色的、以爱与慈悲为宗旨的、走整体医疗之路的医院——云南瑞奇德医院。  |云南瑞奇德医院 徐梅院长  在十六年整体医疗的探索与实践中,徐梅院长越来越坚信,整体医疗是对生命本质的探求,是关于疾病本源的治疗,大多数慢性病及重大疾病的背后都有其更深刻的病因,人的意识及潜意识在期间发挥着明确的作用。  而在这一切的背后,爱是人类社会关系的万力之源,也是解开人类心灵枷锁的金钥匙。而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又给整体医疗插上了有力的翅膀,她终于探索到了易学与现代医学及心理学在解读人本质奥秘的结合点,找到了一条寻求疾病内在本源的蹊径,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整体医疗之路。  通过对八万多例病人的病因研究和治疗实践,整体医疗在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包括糖尿病、类风湿、痛风)、免疫性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肝硬化、顽固性皮肤病等)等疑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神奇效果。  整体医疗不仅治疗了疾病,同时也让一个个病人及家庭获得高品质的生活。换言之,病人及家庭在整体医疗中获得了重生。  《有效的医疗》正是透过一些医患同修的感人故事,医疗实践中的感悟,来展现整体医疗的内在精髓与奥秘,引领我们重新思考生命的本质和意义,以及如何更好地呵护自己的生命。所以,这是一本生命之书,它不仅是我们推荐给企业家读书会书友的必读书,也适合每一个中国人阅读。

Read More

01

2023-08

重磅推荐 | 每个人都有情绪,但未必真正了解《情绪》

  提到情绪,我们都不陌生,可以说我们的日常生活就与情绪相伴,不断地在体验恐惧、愤怒、悲伤、厌恶、快乐、惊讶等各种情绪,有的人甚至还会经常陷入自己的情绪无法自拔。  但我们真正了解情绪吗?我们知道情绪的来源和作用是什么吗?我们懂得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吗?  相信每个人对上面三个问题都会有自己心中的答案。对我来说,看了《情绪:影响正确决策的变量》这本书之后,我才发现自己对情绪其实并不了解,之前的有些看法充满了偏见甚至是错误的,而这本书带来了颠覆性的效果。  但这还不是企业家读书会在8月推荐这本书的真正原因。  最终让我们下决心推荐这本书的关键因素,其实是来自于《情绪:影响正确决策的变量》这本书的副标题“影响正确决策的变量”。  我们当然要了解情绪,但情绪和正确决策有什么关系呢?这才是一切的重点,也是企业家最需要考虑的。企业家读书会7月推荐书《王志纲论战略》中对战略的定义是——在面临关键阶段的重大抉择时,如何做正确的事以及正确地做事,这里的核心就在于如何正确决策!这本书恰好给出了另一个维度的解读。  所以,对企业家读书会的书友来说,没有读过7月推荐书《王志纲论战略》的一定要读《情绪》,因为你有情绪;读过7月推荐书《王志纲论战略》的更要读这本书,因为它能让你真正了解“影响正确决策的变量”。  01  情绪到底是什么  我们了解一个事物的最好办法是去看它的定义,但抽象的事物往往很难定义。比如战略,每个人都可以谈战略,但真要给战略定义,可能就会出现不同的说法,西方的战略学家有自己的定义,王志纲也有东方思维的定义。  情绪也是这样。虽然每个人都有情绪,我们好像都很熟悉,但真要问起来,情绪到底是什么?未必每个人都能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  我之前比较认可的一个情绪定义是:情绪就是人们对外部环境或事件的心理反应。在这本书里面,我也找到了类似的说法,但这显然不是本书作者想要强调的重点。  要知道,本书作者列纳德·蒙洛迪诺是一个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和科学作家,他创作本书建立在情感神经科学技术重大突破的基础上,颠覆了人们对情绪的传统观念。  书籍作者:列纳德·蒙洛迪诺  列纳德·蒙洛迪诺(Leonard Mlodinow)是美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任教于加州理工学院;他和霍金曾经合著过《时间简史(普及版)》与《大设计》,代表作还有《潜意识:控制你行为的秘密》、《醉汉的脚步》、《欧几里得的窗口》和《费恩曼的彩虹——物理大师的最后24堂课》。他曾为《星际航行:下一代》写过剧本,他的作品曾获英国皇家协会图书奖。  从这个角度来看,神经科学家拉尔夫·阿道夫下面的这段话应该更符合作者对情绪的定义——  情绪是一种心灵的功能状态,可以让你的大脑处于一种特殊的运行模式,它不仅会调整你的目标,还会引导你的注意力,并在你进行心理计算时修改你对各种因素分配的权重。  在此基础上,作者特别突出了情绪的功能,强调情绪的积极正向作用,进一步指出了情绪的五大特性:价值性、持续性、概括性、可变性、自动性,并提出了核心情绪的概念,让我们对人类的情绪有了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解。  02  情绪如何影响正确决策  本书作者列纳德·蒙洛迪诺曾与著名科学家史蒂芬·霍金合著了《时间简史》(普及版)、《大设计》两部畅销图书,被霍金称为“会讲故事”的科学作家。|列纳德·蒙洛迪诺与史蒂芬·霍金  作为讲故事的高手,列纳德·蒙洛迪诺把这本基于情感神经科学最新研究成果的科普读物写得生动有趣、通俗易懂,并且几乎在每一章都是以故事开头,通过实际案例让我们看到情绪是如何影响决策的。  我印象最深的故事有两个:  一个是作者的父亲西蒙和三个同伴在二战时期相约逃离犹太人集中营,其他同伴陆续钻过铁丝网并已上了车,西蒙准备钻过铁丝网与他们会合时衣服却被铁丝网钩住了,他好不容易挣脱开来,等待接应的那位德国士兵已经不耐烦地启动了车子。  这时的西蒙面临两个选择:他可以快速跑向卡车,或许还能追上同伴;他也可以选择留下,放弃这次逃跑的机会。他迅速权衡利弊,决定跟上车子与同伴会合,谁知道,他刚迈出第一步,却突然停了下来!正是这个下意识的“核心情绪”,救了作者父亲的命!因为逃出去的那三个同伴和德国士兵在路上被“党卫军”发现,所有人都被枪杀。  另一个故事发生在1983年9月的一个晚上,正赶上44岁的斯坦尼斯拉夫·彼得罗夫中校在苏联监控预警系统的秘密指挥所值夜班,突然警报响起,背光屏幕上显示出“发射”两个字,很快系统再次报告有导弹发射,系统显示美国共向苏联发射了五枚民兵洲际弹道导弹。彼得罗夫感到极度震惊,他再次确认计算机上显示的内容,警报可靠等级已经达到“最高级别”。  |斯坦尼斯拉夫·彼得罗夫  摆在彼得罗夫面前的选择很简单,他可以直接联系苏联最高指挥官报告发射情况即可,但他知道,一旦报告,必定会引起大规模报复性打击,进而演化成一场核战争,彼得罗夫感受到内心巨大的恐惧!正是处于对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抵触情绪,他决定暂时不向上级报告发射情况,只是称系统出现了严重故障。后来调查显示,美国北达科他州高空云层阳光反射出现了异常,而苏联卫星则将阳光的反射误认成了多枚导弹的连续发射。  你看,这两个故事都与决策有关,都与生死有关。第一个决策没有按照理性分析来行动,而是听从“核心情绪”的指引,反倒救了作者父亲的命;第二个决策没有严格遵照规定办理,而是接受自己内在情绪的安排,反而拯救了世界。  通常我们都认为,决策需要理性,人只有在理性的状态下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但作者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告诉我们:情绪可以帮助我们厘清自身遭遇的真实情况,特别是在错综复杂和亟须决定的情况下,情绪作为我们内心世界的指南,会为我们指明正确的方向。  这是不是已经在颠覆你对情绪的传统看法啦!为了帮助我们更清楚地明白情绪与思维的关系,作者借用神经科学家拉尔夫·阿道夫的话进一步指出,即使当下你认为自己在做冷静的逻辑推理,但事实并非如此:  人们的思维过程往往都会或多或少受到当时内心感受的影响,只是自己通常意识不到罢了。  由此可见,我们每时每刻都要面对诸多选择,做出决策,从重复性的小事到攸关生死的大事,这些决策背后都脱离不了情绪的幕后操控。情绪是影响我们正确决策的复杂变量,能使我们快速、有效地理解当前处境,调整大脑的思考模式,权衡各种行为的潜在成本和收益,做出最符合现实情境需求的决定。  03  管理情绪最有效的三种方法  既然情绪是影响我们正确决策的复杂变量,我们就一定要看到,情绪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失望、悲观乃至愤怒的情绪下,人们也会做出错误的决策,甚至成为行为失格的罪魁祸首,所以情绪是需要管理的。  谈到情绪管理,我们就不能不提情商。所谓情商,指的是一系列技能,这些技能不仅有利于准确评估、表达和调节自己及他人的情绪,还有利于利用感受激励、计划和实现人生的目标。  针对情商所做的研究表明,最成功的商业、政治和宗教领袖通常都是那些能够控制自己情绪并在与他人互动时充分利用情绪的人。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虽然智商高低可能与一个人的认知能力有关,但其实能够控制、了解情绪才是职业和个人成功最重要因素。  情商对个人和事业成功如此重要,而情商的核心在于掌握管理情绪的技能,所以人们要研究管理情绪的各种方法,这些方法有些十分有效,有些则不然。直到最近一二十年,心理学家才开始对各种方法进行研究和验证,希望能找出真正有效的手段。本书在最后一章重点探讨了三种最有效的方法,分别为接受、重新评估和表达。  最后我想说的是,既然我们每个人都不离不开情绪,都想管理好自己的情绪,都想提高自己的情商,我们就一定要先从了解人类的情绪开始,从阅读《情绪:影响正确决策的变量》开始!这才是你在这个8月最有情商的选择。

Read More

01

2023-07

重磅推荐 | 当王志纲论《战略》时,企业家不妨都来看看

  当我们决定把《王志纲论战略》作为企业家读书会今年7月的共读书籍时,有些老书友可能会想起来,我们曾经在2020年10月推荐过“定位之父”杰克·特劳特著的《什么是战略》。  没错,我们在2020年不仅推荐了杰克·特劳特的《什么是战略》,而且还推荐了他的另外三本书:《重新定位》、《视觉锤》和《商战》,整个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我们围绕“重新定位”这个主题,让我们的书友对杰克·特劳特的四本定位系列经典书籍有了一个系统的学习。  |杰克·特劳特  最早的书友应该都知道,企业家读书会成立后推荐的第一本书就是杰克·特劳特的《定位》,从此我们踏上了企业家读书会坚持至今的书香之路。  今年7月,企业家读书会恰逢成立9周年,再一次面临关键阶段的重大抉择,我们郑重推荐《王志纲论战略》,和我们的书友一起来学习东方式战略的独特魅力。  01  究竟什么是战略  这是王志纲在本书中回答的第一个问题,也是全书的源头问题。这个问题搞不清楚,其他问题就不用再谈了。在我看来,王志纲对“什么是战略”的重新定义,道出了东方式战略的精髓,是对“战略”这个概念最直接、最简洁、最核心的定义。书籍作者:王志纲  王志纲在提出自己对“什么是战略”的定义之前,首先回顾了西方战略思想的流变,比如我们曾经学习过的杰克·特劳特的战略思想在西方战略流派中就属于典型的“定位学派”;接着又演绎了东方战略思想的勃兴,总结出东方战略思维与西方战略思维的不同特点,比如东方思维是复合型思维,注重整体性和系统性,带有很强的感性直觉思维,相对来说,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偏向于线性,擅长理性逻辑思维,注重个体,其分析方法是切块、细分,偏工业化、机械化、数据化。  |东西方战略思想发展时间节点  最后,经过层层剥笋,他给出了自己关于战略的定义:  所谓战略,就是我们在面临关键阶段的重大抉择时,如何做正确的事以及正确地做事。  请注意,这个定义中由三个关键句构成:  首先是“关键阶段的重大抉择”,这句话道出了战略的应用场景,既是“关键阶段”,又是“重大抉择”,这种情况下就容不得你犯错,一旦失误,极有可能造成“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后果!这就是战略的极端重要性。  第二句及第三句分别是“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王志纲认为,“做正确的事”是一种思维,“正确地做事”是一种能力,战略的本质是一种思维,掌握了这种思维就能动态地做出正确的决策,并最终沉淀为一种能力。  我个人的理解,“做正确的事”实际上是做判断和选择,回答的是“要不要做”的问题,解决的是前进的方向和路径;而“正确地做事”是在做落地和执行,关键在于操作的方法和步骤,要确保最终的结果能够实现战略目标。  无论是“做正确的事”还是“正确地做事”,都离不开“关键阶段的重大抉择”这个大的前提,其最大的难点就在于“如何正确”,而恰恰这一点,才是我们学习战略的奥妙之处。  你看,王志纲这样来定义“战略”可谓“一语三关”:既道出了战略的极端重要性,又指出了战略的核心内容,还落实了战略的最终成果,让本来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战略”顿时变得能让人听得明白记得住。  对,确实是能记得住!我曾经尝试去记西方战略大师对战略的定义,当时看了几遍是记住了,但很快就忘了,而王志纲对战略的定义,我第一次看到就记住了,居然到现在还忘不掉!这特别像“商业模式”的定义,虽然也有很多,但清华大学魏炜和朱武祥两位教授用“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这一句话就把“商业模式”讲透了,让人一下子就能记得住。  02  战略如何才能落地  这是《王志纲论战略》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全书共分九章,其中用了五章的内容来谈这个问题,从第五章到第八章谈的分别是如何进行战略认知、如何进行战略分析、如何进行战略制定以及如何进行战略实践,最后一章谈的是如何避免战略陷阱。  有些人不愿意谈战略,主要是感觉战略太“虚”了,落不了地!有些人很重视战略,也有自己企业的战略,但苦于总是落不了地!无论哪一种情况都告诉我们,若不解决战略落地问题,谈战略就永远是在空谈。  王志纲显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才会在本书中用大部分的篇幅来解决战略落地问题。他结合自己带领智纲智库在中国数十年来的战略实践,通过对自己团队亲自操过的众多项目的案例分析,提炼出了极具东方式战略智慧的一系列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帮助中国的企业家进行战略落地。  比如,在谈到如何进行战略认知时,王志纲分享了自己享用一生的三句箴言来说明如何更好地掌握“认识论”:  一、这个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战略源于发现);  二、世界上貌似不关联的东西都是关联的,关键是你有没有能力发现其内在的关联性,并且打通它(战略的本质是思维的科学);  三、世界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在两极之间有着广阔的灰色地带,要学会一分为三地看问题(越是在不确定性的时代,战略就越需要弹性)。  又比如,在谈到如何进行战略分析时,王志纲认为,所有的战略都是靠一套科学的方法论和思维方式来支撑的,而方法论的探索和实践是最艰难的,也是最令人着迷的。  经过多年的战略咨询实践,王志纲将战略分析总结为三大法则:  “三因”法则、“阶段论”法则、“哑铃”法则。  这三大法则就是方法论的底层操作系统,它根源于对世界的认识,是战略体系中相对固定的思考原则与框架,也是战略制定和实施的前提。  再比如,在谈到如何进行战略实践时,王志纲提出,所谓战略实践,就是在战略指导下的一系列连贯动作,必须长计划短安排,设定阶段性目标和手段,从量变到质变,积小胜为大胜。  具体而言,战略实践论的核心内容大致可以概括成“一个中心”和“三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指以“人”为中心;三个基本点,分别是“抓手”“节奏”和“权变”,最终还要坚持实践是检验战略的唯一标准。  最后,针对企业家如何摆脱战略陷阱,王志纲给了五个建议:  第一,对趋势变化保持敏锐的感知;  第二,认清自己的能力边界;  第三,时刻保持敬畏之心;  第四,随时保持归零心态;  第五,学会做减法,拒绝诱惑。  读到这里,你应该意识到了吧,王志纲所践行的东方式战略正是一条将认识论、方法论与实践论有机结合,做到知行合一的战略之路。  03  企业家为什么一定要懂战略  我在读《王志纲论战略》时最强烈的感觉是,这本书特别推崇东方智慧,非常重视中国实践,让我看到了东方战略思维复兴的势头,同时对西方战略思维也进行了理性的分析,让我们知道如何学习借鉴西方战略思维。  实际上,自古以来,中国并不缺战略思维,《孙子兵法》就是人类最早的系统化的军事方法论,孙子被世界公认为古代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当然,孙子所讲的战略是以军事战略为主,在商业战略领域,由于中国在工商文明时代的落伍,导致我们在这一领域不可避免地落后了。  我们今天谈战略,可以涉及到国家、城市、企业、个人等不同的层次,也可以延伸到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各个领域,但唯有商业领域的战略最接近军事战略的本质。所谓“商场如战场”讲的正是这个道理,军队在本质上就是对看抗死亡的组织,而企业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面临着“生存还是死亡”的考验。  脱胎于“死生之地、存亡之道”的战略,到了王志纲这里被演绎为“关键时期的重大抉择”,可谓一言道破了商业战略的本质。  我经常开完笑说,所谓老板,不是老睡地板的那个人,也不是老在员工前面板着脸的那个人,而是老要拍板决策的那个人。每个企业的今天,都是这个企业的老板一个一个决策拍出来的!这些决策中,有的是战术决策,就算错了,还有改正的机会;有的则是战略决策,这就是关键阶段的重大抉择,一旦失误,就会要了企业的命,往往很难再有挽回的余地。你说战略对一个企业家重要不重要?!  王志纲在国内接触了很多企业家,他对企业家在战略方面的认知有很深刻的了解,并且总结出了企业家关于战略的两类错误认知:过度高估或者过度低估。  过度高估战略者,往往会陷入点石成金的幻想,他们认为,好战略是灵丹妙药,是一朝成名、一夜暴富,反正不能太费劲。  过度低估战略者,往往陷入了某种认知障碍,认为战略很“虚”,是“江湖郎中”用来故弄玄虚的把戏。他们当中的有些人敏于行而拙于思,痴迷于落袋为安的快感,只顾眼前的营业收入与利润,不愿意也不舍得为经营长期价值而投入,自己还美其名曰为“务实”,其实是格局不够,缺乏战略思维。  企业家对于战略的这两类错误认知,毫无疑问都会影响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我衷心希望,洛阳的企业家从现在开始,能与企业家读书会的书友一起阅读《王志纲论战略》,学习东方式战略的精髓,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拥有东方战略思维的企业家。

Read More

30

2023-06

重磅推荐 | 从今天开始,让我们一起读《论语新识》吧

“一起读书吧”是企业家读书会每月二十三号大型阅读分享会上最具仪式感的环节,所有参与者都要起立,一起大声诵读传统经典,以此向中国传统文化致敬,表达我们读书的虔诚。几年来,我们先后诵读了《大学》、《中庸》、《道德经》和《孙子兵法》,从6月开始,我们将诵读儒家经典《论语》。 对于经典,仅有诵读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理解和领悟,并能在实践中运用。因此,为了帮助大家领悟《道德经》的智慧,我们推荐了谭训老师的《道德经读悟本》;为了帮助大家掌握《孙子兵法》的精髓,我们推荐了宫玉振博士的《善战者说:孙子兵法与取胜十二法则》。同样,为了让我们的书友对《论语》有更深的理解,我们选择了刘强教授的《论语新识》作为企业家读书会的6月共读书籍。《论语》对中国人意味着什么?《论语》是一部什么书?通常的说法是,《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由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除此之外,还有人说《论语》是一部道德说教的书,也人说《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作品。 但在刘强教授看来,《论语》不是一般的书,而是“经”,或者干脆说,《论语》就是“中国人的圣经”。如果说《圣经》构建了西方人的信仰基础和思想观念,那么,《论语》则铸就了中国人的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 《论语》20篇500章16000多个字,讲的不是什么专业知识,核心是在论“道”,是在建立中国人的价值观。|朱熹《论语集注》,清武英殿刻本《论语》500章其实就是500个价值判断题,通过孔子和弟子之间的互动对话在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以“仁、义、礼、智、信、德、爱、忠、孝、恕”为核心的中华文明价值体系,让中国人在处理大是大非问题时有了价值判断,让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有了行为规范。“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可以说,没有孔子,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是黑暗的。精神空间靠什么照亮?就靠价值观。 对中国人来说,不管有没有读过《论语》,无论认不认同儒家,我们的价值观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比如,我们会反感、厌恶那些“缺德”“无礼”“失信”“不义”“不忠”“不孝”之人,我们更愿意与那些“有情有义”“仁爱诚信”“宽容大气”的有德之人打交道、做朋友。这正如梁启超所言:“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史学大师钱穆先生说:“《论语》应该是一部中国人人人必读的书,不仅中国,将来此书,应成为世界人类的人人必读之书。因此,我认为,今天的中国读书人,应负两大责任:一是自己读《论语》,一是劝人读《论语》。”尤其是当下的中国,正面临百年唯有之大变局,在西方思潮和物质主义的影响下,进入了精神信仰重建和价值观重塑的关键阶段,我们更要人人读《论语》,从中华文明的经典中汲取智慧。《论语新识》“新”在哪里?《论语》是“经”,既然是“经”,就会有“注”和“解”。自古以来,对《论语》进行“注解”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最有名的就是朱熹的《论语集注》。作为后来者,刘强教授把自己“注解”《论语》的这本书起名叫《论语新识》,那么,《论语新识》“新”在哪里呢? 刘强教授在本书的“例言”中说,本书对《论语》全书进行新的注释、今译和解析,每章分经文、“新注”“新译”“新识”四部分。对经文章句的注释在折中古注与今注的基础上,力求简明、准确;今译则参考诸家,出以己意,力求通俗、易懂。对同一章句的不同见解,有助于读者取资者,稍作介绍,两说皆可通者,择善而从,详细之辨析则见诸“新识”。 刘强教授特别强调,本书名曰《论语新识》,重心自然在“新识”部分。举凡《论语》之编撰细节、篇章结构、义理脉络、人物关系、历史现场及生命情景诸方面,皆予以不同程度的开掘、寻绎、还原、勾连、透析与阐释。笔者之初衷,大抵在融会古今众多《论语》注疏、诠解及研究之基础上,瞻前顾后、远绍旁搜、疏通窒碍、溯源引流,并试图有所发明,翻出新意。 比如,对“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理解,对“攻乎异端,斯害也已”的解读,对“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发掘,对“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新说,等等,都有一管之见。尤其是对《论语·微子》篇“不仕无义”一句的理解,刘强教授觉得以前的理解都有问题,很多学者都把这句译作了“不做官是不对的”,他的新识认为“不仕无义”是“隐居废义”的意思,彰显的是儒学“君臣之义”既有仕进也有隐退的内涵,而并非只是有些人理解的“做官冲动”!|孔子周游列国车马图《孔子传》作者鲍鹏山老师认为,《论语新识》的“新”还体现在刘强教授的现代性。比如,刘强教授对5.20“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的“新识”中,在最后竟然有这样的几句话,用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作批注:十七人见死不救,扬长而去,真三思而后不行之故也。接下来他讲到,证严法师有言:“对的事,做,就对了!”真是斩截痛快,直指人心。你看广东小悦悦事件,还有证严法师,都是近人近事,刘强教授直接写到了书中。我们现在读传统的儒家经典,两千年前孔子的儒家思想,不是为了抱残守缺,更不是为了用所谓的中国文化,来抵御外来的文化,不是关上大门。如何让传统文化具有现代性,能够给现代的生活提供价值,提供思路,让传统的文化、传统的经典,和现代生活之间有一个直通车,然后能够知道,我们今天的生活中所需要的那些价值,能够从传统经典里面生发出来,这个可能是学者们最重要的一个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从传统文化中找到温暖,把《论语》解读成一部对现代人来说,仍然能够从中真的体会到终极性关怀的一种温暖,刘强教授的这本书里面,时时刻刻都可能体现了这一点,他是在立足于今天的现代观念的基础上,来阐释传统经典的。为什么是刘强教授?《论语新识》作者:刘强刘强教授,河南正阳人,生于一九七〇年。现任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原诗》主编,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儒学与古典诗学、文言小说的教学与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及书评随笔200余篇,出版著作《世说新语会评》《有刺的书囊》《竹林七贤》《惊艳台湾》《世说学引论》《曾胡治兵语录导读》《古诗写意》《世说三昧》《魏晋风流》《穿越古典》《清世说新语校注》《论语新识》《世说新语研究史论》《世说新语资料汇编》《四书通讲》《世说新语新评》等二十余种。国内解读《论语》的书有很多,为什么我们选择了刘强教授的《论语新识》?除了《论语新识》的“新”之外,还有哪些地方让我们做出了这个选择? 正如我们谈论《论语》离不开孔子一样,我们选择《论语新识》这本书其实也是在选择作者,之所以最终选择了刘强教授,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对孔子的独特理解和深刻共情。对于孔子,大多数人停留在中小学教科书或百度百科的认识水准上,即所谓“三家一人”说:“三家”是说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一人”呢?——儒家学派创始人。这样的理解不能说全错,但却毫无温度和情感,全无“了解之同情”,更无“温情与敬意”。这样的贴标签式的理解完全属于道听途说,人云亦云,只是一个“事实判断”,却不是一个“价值判断”,其结果是,不仅无法拉近我们和孔子的距离,反而会渐行渐远。刘强教授“心目中的孔子”是怎样的人呢?他的回答也用了三个“人”字:圣人、恩人、亲人。 首先,孔子是中华民族的“圣人”。如果要加个限定,那就是“只能有一,不能有二”的圣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孔子之前,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皆为圣王,唯有孔子,乃一布衣,而通过自身的努力,十五志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达到了“以人合天”“天人合一”的圣者境界,并建构了儒家圣学的“道统”。 换言之,真正理解孔子,明白其何以为圣人,绝非易事,不仅需要知识,需要情感,需要生命体验,更需要智慧!仅靠聪明和学问还真不足以知孔子。我们说孔子是圣人,不仅因为其集智、仁、勇“三达德”于一身,实现了“即凡而圣”“参赞天地”的“内圣”境界,还因为其立德、立言,还立了功,他在精神和文化的世界中实现了真正的“外王”。|台北故宫博物馆院藏孔子像孔子是中华道统的奠基者,建构了仁礼并重的价值体系、内圣外王的治理之道、中和兼美的道德文明。孔子立的不是一时一代之功,而是千秋万代之功!所以司马迁才要说:“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史记·孔子世家》)其次,孔子是中华文化的恩人。“恩”从何来呢?刘强教授认为,主要在于孔子是中华“学统”的开创者,他晚年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中华学术文化全体大用,悉在六经中开出。故民国学者柳诒徴说:“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以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中国文化史》)|汉画像石《孔子问礼》拓像 孔子,就好比中国文化长河的上游的一个蓄水池,他把上游的河水蓄积存放,然后源源不断地输送给下游,使这条文化的长河滔滔滚滚,永不干涸!这不是恩人是什么?!孔子不仅奠定了“道统”和“学统”,还兴办私学,广收门徒,有教无类,让更多贫寒人家的子弟享受了教育的“机会平等”,改变了教育为官方垄断的历史,孔门三千弟子,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教育成就古今中外鲜有其匹。这样的伟大贡献,一个“教育家”的称号岂能了得?! 第三,孔子是中华百姓的亲人。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孔子标举和弘扬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等价值,深入人心,泽被后世,影响到世世代代,千家万户,成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人伦大道。有了这种“以人为本”的价值系统,才使“淡于神教”的中国人,有了朴素而又坚实的自我确信,也使得中华文明得以绵延不绝,生生不息,即是经历再大劫难,也能自我修复、浴火重生!父母给了我们肉体的生命,把我们抚养成人,我们知道“亲”;像孔子这样的圣人,给了我们文化的慧命,让我们找到安身立命的根基,我们为什么不知道“亲”呢?|孔子讲学图这还不算,孔子还和他最喜爱的高徒颜回,共同奠定了“师道尊严”,为一个注重“血缘”的民族,开启了尊崇“学缘”的崭新时代。师者作为一个人智慧的启蒙者,得以和“天地君亲”并列,进入中国人的价值系统和祭祀活动。这是多么伟大的贡献!孔子不是中华百姓的亲人又是什么? 刘强教授对孔子的这种饱含情感的判断,不仅是慎思明辨后的结论,而且出自真心,同样也深深地打动了我。 非常幸运的是,6月23日刘强教授将从上海来到洛阳,进行这本书的精彩分享。那就从今天开始,让我们一起读《论语新识》吧。读书打卡小程序识别上方二维码,开始《论语新识》共读打卡!

Read More

09

2023-05

重磅推荐 | 其实,《管理者的数字化转型》才是一切关键

数字化是当今这个时代最大的趋势和选择。企业家读书会把“数字化”作为今年阅读的首要主题,一月即以《数字化生存》为全年阅读开篇,意在提醒我们的书友:在数字化时代,凡是对数字不敏感,缺乏数字化思维的企业家,是很难在这个时代生存的。二月推荐《一本书读懂数字化转型》,目的在于让我们的书友对数字化转型有个整体性的认知,明白数字化转型的基本概念和流程步骤。三月本来就要推荐《管理者的数字化转型》,但由于这是今年新书,原定三月出版,结果四月一日才发行面世,所以这本书就变成了企业家读书会的五月共读书籍,由此也创造了企业家读书会八年来推荐图书中的最新记录!从《数字化生存》到《一本书读懂数字化转型》再到《管理者的数字化转型》,企业家读书会决定把《管理者的数字化转型》作为全年“数字化”专题阅读的收官之作,就是希望我们的书友能深刻认识到:管理者的数字化转型,才是一切关键。 何以见得? 首先,本书作者邓斌老师通过对国内外数字化转型先行者的深入研究发现,那些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企业,无一例外都是企业“一把手”亲自在推动,并在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中达成了充分的共识,企业上下已经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合力,最后才能转化为企业高效的生产力。《管理者的数字化转型》作者:邓斌九三学社社员,书享界创始人兼CEO;在华为任职11年,华为原中国区规划咨询总监,华友会华为管理研究院执行院长;领衔主讲“华为管理之道”系列课程300余场,深受企业好评。著有《华为管理之道》、《华为成长之路》、《秒懂力》、《管理者的数字化转型》等作品。反之,那些把数字化转型只是看做技术部门任务的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路上基本上都走不远,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这说明,数字化转型是企业的系统工程,绝非某一个部门能够独立承担,必须企业“一把手”亲自抓,是典型的“一把手”工程!只要“一把手”决心足够大,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如果对此没有清醒的认识,数字化转型就会寸步难行。其次,数字化转型成败的关键到㡳是什么?邓斌老师在《管理者的数字化转型》这本书里给出了自己的思考:数字化转型之难不在于“数字化”,而在于“转型”;其核心一定不是以技朮为代表的生产工具,更主要的是以人为核心的生产关系的调整——流程重构的背后是利益格局的重构。为了说明这个问题,邓斌老师在书里列举了中国古代历史上四次著名的“变法”或“变革”: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张居正变革、戊戌变法,这些“变法”或“变革”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但在生产关系这个层面,由于触及到了利益集团的利益,这些“变革者”最终的结局都很悲惨。可见,所谓“转型”本质上就是一场变革,而变革的核心就是利益格局的重构,如果抓不住这个核心,同样难逃失败的命运。 最后,既然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在于管理者的数字化转型,那么管理者的数字化转型又取决于什么呢?这正是邓斌老师通过《管理者的数字化转型》这本书想要回答的问题。为了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参与问题的思考,邓斌老师通过21个小故事,从商业进化论、管理变革力、技术加速度这三个维度,借助“话题聚焦”、“他山之石”、“点石成金”这三个模块的内容设计,帮助读者“秒懂”数字化转型的深奥话题,带给人们非常愉悦的阅读体验。邓斌老师是企业家读书会的老朋友,他的华为学习三部曲:《华为管理之道》、《华为成长之路》、《华为学习之法》我们都有推荐,大家也非常幸运地聆听过他对这三本书的精彩分享。《管理者的数字化转型》是他继《华为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路径》之后推出的第三本有关数字化方面的新作,我们期待着在美好的五月能再次在洛阳聆听到邓斌老师对这本书的精彩分享!《管理者的数字化转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managers1END1读书打卡小程序识别上方二维码,开始共读打卡!

Read More

11

2023-04

重磅推荐 | 从三个维度再读《三国演义》

去年四月,我们向企业家读书会的书友第一次推荐四大名著《西游记》,倡导用“用打胜仗的思想再读《西游记》”。今年四月,我们继续向大家推荐四大名著第二本《三国演义》,建议“从三个维度再读《三国演义》”。 伟大领袖毛主席一生酷爱读书,对《三国演义》尤其偏爱,他曾经说过:“对《三国演义》,要多看,起码看三遍。”(张素华、边彦军、吴晓梅著《说不尽的毛泽东》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9月版,第430页)而对今天的企业家来说,不管之前有没有读过《三国演义》,都不妨听听毛主席的话,从现在开始就要多读《三国演义》,起码看三遍!并且还要遵照毛主席的建议,“看这本书,不但要看战争,看外交,还要看组织。”(苏扬著《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解放军出版社1991年4月版,第230页》)1、第一个维度,看战争。作为一部反映三国时期政治、军事斗争生活的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也可以说是一部活的兵法,是一部形象的战争史,反映了从三国时期到《三国演义》成书年代的古代战争经验。毛主席曾宣称《三国演义》是自己读过的“第一本军事教科书”。在遵义会议上,他还被凯丰讥讽为“是靠《三国演义》和《孙子兵法》打仗的”,但实际情况是,当时的毛泽东并没有读过《孙子兵法》,而《三国演义》读过很多遍,并对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到延安后,深入研究了《孙子兵法》、《战争论》等古今中外的世界军事名著,创作出了《论持久战》、《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等影响深远的军事名篇,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对三国战争经验的总结。可以说,毛泽东指挥战斗、指导战争长达二十四年(十年内战、八年全面抗战、三年解放战争、三年抗美援朝战争),“三国智慧”早已融入毛泽东的军事思想,运用自如。商场如战场。我们去年通过《打胜仗》这本书已经学到了战争与商业的相通之处,也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诵读了中国第一兵书《孙子兵法》,现在再来读以战争为主要内容的《三国演义》,就可以融会贯通,学以致用。2、第二个维度,看外交。《孙子兵法》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小时候看《三国演义》,最喜欢看打仗的部分,成年以后再读《三国演义》,发现最精彩的部分,其实都是“伐谋”和“伐交”的内容。可以说,《三国演义》塑造了中国古代杰出谋士的群像,从曹魏阵营的郭嘉、许攸、荀彧、荀攸、程昱、贾诩到刘备旗下的诸葛亮、庞统再到东吴的鲁肃,这些谋士在为自己阵营出谋划策的同时,也经常以使者的身份,参与到一些外交活动中。最经典的莫过于诸葛亮为刘备制定了“联吴抗曹”的外交政策,并亲自到东吴“舌战群儒”,说服东吴与刘备联手,最终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看当今纷乱的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个版本的“三国演义”正在轮番上演,当我们用“三国智慧”来洞察这个世界的乱局时,也许能看得更加清醒。|诸葛亮舌战群儒同样,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首先要搞清楚“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制定出有效的外交策略,才能让自己处于不败之地。3、第三个维度,看组织。 《三国演义》谁是最后的赢家?三国归晋,最后还是建立在曹魏政权基础上的司马家族赢取了天下。曹魏、西蜀、东吴三大军事集团表面上打的是战争,是军事实力的比拼,但最终拼的是组织能力,是人才的竞争。读《三国演义》读到最后,你会发现,曹魏集团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其人才阵容的庞大,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曹魏阵营不仅是人才济济,而且是人才辈出,这背后其实是曹魏阵营形成了吸引人才和选拔人才的机制和文化。相反,西蜀虽然也有诸葛亮和庞统这样的顶级谋士,还有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这些武功超强的“五虎上将”,但没有办法延续,到了最后只能是“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企业的竞争何尝不是如此啊,顶级人次的到来的确能够给企业带来极大的改变,但这些改变只能是一时,企业长久的竞争,最终一定是人才集群的竞争,是建立在人才机制和文化之上的组织能力竞争,而不是单靠个别高级人才来支撑。最后,我想再次引用毛主席的一段话来作为这篇重磅推荐的结束语——对《三国演义》,你要多看嘛!多看,会使你聪明,对社会的了解更多一些,也会对事物增强分析能力。

Read More

11

2023-04

重磅推荐 | 《化繁为简》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

这个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复杂,看不完的信息,忙不完的工作,很容易让人陷入焦虑和茫然中。化繁为简无疑是我们破解复杂难题的利器,只可惜很多人求而不得。三月我们向企业家书友们推荐罗蓓老师的《化繁为简》,帮助大家找到化繁为简的最简单方法。《化繁为简》作者:罗蓓氢原子创始人,致力为企业提供面向增长的定制化培训。原“新东方20周年功勋教师”,教授过上百万名学员,累计授课 15 000多小时。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学者。2018年度全网知识付费外语类TOP5爆款课“8遍魔耳”打造者。多年来专注研究化繁为简,帮助个人和企业用简单分类解决复杂问题;拥有《丰叶领导力》《卓越经理人的领导力》等原创企业培训版权课程。是的,罗蓓老师总结出来的化繁为简的最简单方法就是分类。 提到分类,很多人并不陌生,我们大家都在用,甚至可以说分类是人的一种本能。但同样是分类,不同的人用,效果却大不同。约翰·斯诺医生用“死亡地图”分类法找到了19世纪中期霍乱流行于伦敦的真正传播途径,挽救了千万人的生命;乔布斯巧用四象限分类法对苹果产品线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带领苹果走出了困局;而有些人依靠本能的分类方法,却总是抓不住问题的关键。|苹果产品分类四象限 这说明,分类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门技术活,《化繁为简》正是一本教你如何进行科学分类的工具书。阅读罗蓓老师的《化繁为简》可以至少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带给你突破性的认知。1、深入了解分类的历史,懂得分类的巨大威力。在阅读本书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看似简单的分类,居然还有漫长的历史演变,而那些牛人还能用分类思维不断地改变历史。正是通过阅读《化繁为简》,让我知道了分类学的鼻祖是亚里士多德,瑞典生物学家卡尔·林奈才是科学分类法的奠基人,发明了“波菲利之树”的波菲利其实是思维导图的鼻祖,南丁格尔创造的“南丁格尔玫瑰图”帮助英国伤病士兵的死亡率仅用半年时间就降至2%左右。|南丁格尔玫瑰图对士兵死亡人数做了分类,选用了2个分类维度:季节和死因计算机的发明把分类法推向了巅峰,数据库的诞生则是分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自从有了数据库,分类工具开始独立化,也就是说,由专业人士去研发分类工具,制定工具的分类规则,用户只管使用这些工具做分类,如使用搜索引擎、购物导航等,而不必操心这些应用背后的分类工具是如何运作的。从此我们进入分类大爆发的时代,每天被各种分类应用包围而不自知。2、充分理解分类的灵魂是什么,掌握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工具。就我自己的分类体验而言,我发现同样的事物,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有的效果好,有的效果不好,我一直想知道,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最后我在《化繁为简》这本书里找到了答案。罗蓓老师告诉我们,维度是分类的依据,也是分类的灵魂。科学分类和本能分类的区别,好分类和坏分类的差别,关键就在于分类时采用了什么样的分类维度。维度选得好,分类就能神奇地化繁为简。同时我们也必须了解分类的层次,好的分类是严格区分逻辑层次的,层次不清晰或层次混乱就会导致分类的错误。《化繁为简》还提供了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工具,比如“自上而下”的分类和“自下而上”的分类,历时分类法和共时分类法等;实用工具如思维导图、饼图、柱状图和条形图、雷达图、线索墙等。3、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切实解决现实难题。分类作为一种化繁为简的思维方法和实用工具,只有拿到具体的应用场景去实践,才能让人们感受到它的魅力和厉害之处。本书结合人们在实际工作和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运用分类的思维和方法,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比如,如何用分类有效解决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时间管理、任务管理、文件管理等,如何做好会议纪要,如何用分类法提升自我、向上社交,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等。特别地,罗蓓老师还提出了培养分类思维和习惯要从孩子抓起,并提供了具体的路径和方法。读完《化繁为简》全书,你会发现,要想做到化繁为简,其实很简单,掌握科学的分类就可以,很多复杂的问题,通过分类就可以神奇地化繁为简。但分类看似简单,想做好一点也不简单,必须清晰分类的底层逻辑,精准把握分类维度,善用各种分类工具,才有可能成为分类高手。所以,我非常赞同罗蓓老师的观点——化繁为简,用简单分类解决复杂问题,是一套针对复杂和混沌的“熵减”真功夫,这套真功夫完全可以通过刻意练习练就。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罗蓓老师能够找到化繁为简最简单方法是分类?这应该与她在新东方的英语教学经历有关,她能够成为“新东方20年功勋教师”足以证明她在英语教学方面的专业度和贡献度。大家都知道,学好英语,掌握足够多的词汇量是基础,但如何记单词却让很多人头疼,罗蓓老师显然是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了用“频次”作为单词分类的依据就可以让记单词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后来她研发推出的“8遍魔耳记单词”火爆市场也充分印证了这个分类方法的厉害。非常难得的是,罗蓓老师不断把化繁为简的思维和方法用于企业,帮助企业用简单分类解决复杂问题,从而实现可持续增长。 让我们期待3月23日罗蓓老师来到洛阳,为洛阳的书友们带来她对《化繁为简》这本书的精彩分享,以及化繁为简思维对企业发展的巨大威力。1END1读书打卡小程序识别上方二维码,开始《化繁为简》共读打卡!

Read More

01

2023-03

重磅推荐 | 《化繁为简》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

这个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复杂,看不完的信息,忙不完的工作,很容易让人陷入焦虑和茫然中。化繁为简无疑是我们破解复杂难题的利器,只可惜很多人求而不得。三月我们向企业家书友们推荐罗蓓老师的《化繁为简》,帮助大家找到化繁为简的最简单方法。《化繁为简》作者:罗蓓氢原子创始人,致力为企业提供面向增长的定制化培训。原“新东方20周年功勋教师”,教授过上百万名学员,累计授课 15 000多小时。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学者。2018年度全网知识付费外语类TOP5爆款课“8遍魔耳”打造者。多年来专注研究化繁为简,帮助个人和企业用简单分类解决复杂问题;拥有《丰叶领导力》《卓越经理人的领导力》等原创企业培训版权课程。是的,罗蓓老师总结出来的化繁为简的最简单方法就是分类。 提到分类,很多人并不陌生,我们大家都在用,甚至可以说分类是人的一种本能。但同样是分类,不同的人用,效果却大不同。约翰·斯诺医生用“死亡地图”分类法找到了19世纪中期霍乱流行于伦敦的真正传播途径,挽救了千万人的生命;乔布斯巧用四象限分类法对苹果产品线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带领苹果走出了困局;而有些人依靠本能的分类方法,却总是抓不住问题的关键。|苹果产品分类四象限 这说明,分类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门技术活,《化繁为简》正是一本教你如何进行科学分类的工具书。阅读罗蓓老师的《化繁为简》可以至少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带给你突破性的认知。1、深入了解分类的历史,懂得分类的巨大威力。在阅读本书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看似简单的分类,居然还有漫长的历史演变,而那些牛人还能用分类思维不断地改变历史。正是通过阅读《化繁为简》,让我知道了分类学的鼻祖是亚里士多德,瑞典生物学家卡尔·林奈才是科学分类法的奠基人,发明了“波菲利之树”的波菲利其实是思维导图的鼻祖,南丁格尔创造的“南丁格尔玫瑰图”帮助英国伤病士兵的死亡率仅用半年时间就降至2%左右。|南丁格尔玫瑰图对士兵死亡人数做了分类,选用了2个分类维度:季节和死因计算机的发明把分类法推向了巅峰,数据库的诞生则是分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自从有了数据库,分类工具开始独立化,也就是说,由专业人士去研发分类工具,制定工具的分类规则,用户只管使用这些工具做分类,如使用搜索引擎、购物导航等,而不必操心这些应用背后的分类工具是如何运作的。从此我们进入分类大爆发的时代,每天被各种分类应用包围而不自知。2、充分理解分类的灵魂是什么,掌握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工具。就我自己的分类体验而言,我发现同样的事物,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有的效果好,有的效果不好,我一直想知道,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最后我在《化繁为简》这本书里找到了答案。罗蓓老师告诉我们,维度是分类的依据,也是分类的灵魂。科学分类和本能分类的区别,好分类和坏分类的差别,关键就在于分类时采用了什么样的分类维度。维度选得好,分类就能神奇地化繁为简。同时我们也必须了解分类的层次,好的分类是严格区分逻辑层次的,层次不清晰或层次混乱就会导致分类的错误。《化繁为简》还提供了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工具,比如“自上而下”的分类和“自下而上”的分类,历时分类法和共时分类法等;实用工具如思维导图、饼图、柱状图和条形图、雷达图、线索墙等。3、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切实解决现实难题。分类作为一种化繁为简的思维方法和实用工具,只有拿到具体的应用场景去实践,才能让人们感受到它的魅力和厉害之处。本书结合人们在实际工作和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运用分类的思维和方法,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比如,如何用分类有效解决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时间管理、任务管理、文件管理等,如何做好会议纪要,如何用分类法提升自我、向上社交,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等。特别地,罗蓓老师还提出了培养分类思维和习惯要从孩子抓起,并提供了具体的路径和方法。读完《化繁为简》全书,你会发现,要想做到化繁为简,其实很简单,掌握科学的分类就可以,很多复杂的问题,通过分类就可以神奇地化繁为简。但分类看似简单,想做好一点也不简单,必须清晰分类的底层逻辑,精准把握分类维度,善用各种分类工具,才有可能成为分类高手。所以,我非常赞同罗蓓老师的观点——化繁为简,用简单分类解决复杂问题,是一套针对复杂和混沌的“熵减”真功夫,这套真功夫完全可以通过刻意练习练就。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罗蓓老师能够找到化繁为简最简单方法是分类?这应该与她在新东方的英语教学经历有关,她能够成为“新东方20年功勋教师”足以证明她在英语教学方面的专业度和贡献度。大家都知道,学好英语,掌握足够多的词汇量是基础,但如何记单词却让很多人头疼,罗蓓老师显然是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了用“频次”作为单词分类的依据就可以让记单词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后来她研发推出的“8遍魔耳记单词”火爆市场也充分印证了这个分类方法的厉害。非常难得的是,罗蓓老师不断把化繁为简的思维和方法用于企业,帮助企业用简单分类解决复杂问题,从而实现可持续增长。 让我们期待3月23日罗蓓老师来到洛阳,为洛阳的书友们带来她对《化繁为简》这本书的精彩分享,以及化繁为简思维对企业发展的巨大威力。1END1读书打卡小程序识别上方二维码,开始《化繁为简》共读打卡!

Read More

02

2023-02

重磅推荐 | 读懂数字化转型,这本书就够了

企业家读书会在在2023年1月用《数字化生存》这本书为全年阅读开篇,目的在于提醒我们的书友,在当今时代,数字化才是企业最好的生存方式。遗憾的是,有些书友反馈他们对《数字化生存》这样的书读不进去,有些读了也不太理解书里的内容。这说明,我们中的有些人在思维观念上还没有进入数字化的频道,自己企业的业务模式和管理手段上仍行走在传统的路径上。如此状态对数字化这样的内容自然不会特别敏感,即便将其提升到关乎“生存”的层面,也难以产生真正的兴趣和紧迫感。、我们必须看清的现实是,数字化生存已是大势所趋,数字化转型将成为必然选择。接下来我们面对的问题是,要不要数字化转型?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实际上,数字化转型已经喊很多年了,关于数字化转型的书也出了不少,但真正能把数字化转型讲清楚说明白,并且能给出具体路径和方法的,非陈雪频老师的《一本书读懂数字化转型》莫属。这也正是我们力推这本书作为企业家读书会2月共读书籍的关键所在。陈雪频:智慧云创始合伙人,专业经验横跨咨询、投资和传媒等多个领域,多家知名企业的总裁教练和战略顾问,投资过多家文化和消费类企业,也是多家商业智库的理事或顾问,对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有持续多年的研究和咨询经验。陈雪频老师的这本书写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突如其来的这场疫情打乱了社会运行的正常秩序,却加快了我国数字化转型的节奏,也让陈雪频老师能够静心下来创作一本与数字化转型有关的书。他敢用“一本书读懂”来为自己的这本数字化转型书籍做定语,当然有他的底气和信心,比如:在创作这本书之前,他已经看了几十本与数字化转型有关的书,虽然这些书写得也不错,但总感觉有缺憾;并且作为管理咨询专家和投资人,他多年来一直关注数字化转型领域,还亲自参与到了有些项目的数字化转型实践,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不过,站在读者的立场来看,我认为这本书之所以受欢迎,首先在于作者非常清晰是写给谁看的,然后将着力点放在了“读懂”上面,关键是回答了关于数字化转型的三个核心问题。开宗明义,陈雪频老师在序言中就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这本书是写给企业家和管理层看的。既然阅读对象清晰了,那就要真正从读者角度思考问题,去回答他们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最需要和最关心的问题,来解决他们面临的现实问题。显然,对企业家和管理层而言,最需要的是建立对数字化转型的整体认知,而不是片面的,局部的,绝不可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从而导致决策上的偏差。他们最关心的无外乎以下三个核心问题。1为什么要进行数字化转型?为什么要进行数字化转型?这个问题不解决,一起都无从谈起。这本书从第一章就直面这个问题,先是全面系统地讲解了什么是数字化,特别是对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等这些我们经常看到却又说不清楚的与数字化技术相关的专有名词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逐一解释,然后从四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演变中让我们看到了数字化的必然性以及数字化的技术本质,并从数字化与“新基建”、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的关系中推演出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企业只有不断数字化才能生存下来。2数字化转型到底能改变什么?数字化转型到底能改变什么?这是企业家们最关注的一个问题。这本书从行业和企业两个维度来展开数字技术对商业的影响和改变,从行业维度来看,数字化催生了一些新行业,消灭了一些旧行业,创新了一些传统行业。企业维度则要从微观层面去考察数字化对企业各大职能的影响,包括商业模式、战略、产品、服务、营销、组织、人才、运营、管理等。可以说,数字化对企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只有既看到整体,又看到细节,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同时,陈雪频老师在这一章专门强调了尽管数字化改变了企业的很多东西,但其目的在于提升效率和推动创新,并没有改变基本的商业逻辑,商业的本质也没有因为数字化而发生改变。3企业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企业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这是全书的核心内容,也是企业家面临的最现实问题。本书从第三章到最后一章谈的都是这方面的内容,作者非常详细地阐释了企业如何在商业模式、战略、产品和服务、营销和渠道、领导力、组织和人才、管理和企业文化等七个方面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思考逻辑和实操工具,并给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七步法模型,还分别讨论了这七个步骤的要义,帮助企业真正将数字化转型落地。正如小米科技联合创始人刘德所言,任何转型升级都是困难的,企业家本人能否做出改变,能否以空杯心态接纳新事物,十分关键。陈雪频先生的这本数字化转型新作,深入浅出,案例丰富,值得好好读。对企业家来说,能否以空杯心态接纳新事物十分关键;而对作者来说,能否让读者能够“读懂”数字化转型这个新事物同样也很关键。陈雪频老师显然在让读者“读懂”上面下了很大的功夫,除了在阐释理论方面尽量做到深入浅出外,在每一章都有对具体案例的解读,而这些案例基本上都取之于国内,有很多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知名品牌,比如阿里、腾讯、百度、小米、拼多多、快手、海尔、名创优品、字节跳动等,正是通过这些熟悉的品牌在数字化方面的具体实践,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数字化转型的现实意义。特别地,作者在每一章的结束还要提炼出本章的核心观点,强化大家对本章内容的整体理解。最后,让我用企业家读书会的书友们都很熟悉的《华为管理之道》作者邓斌老师的一段话来结束这篇重磅推荐吧。“数字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地基,如果地基不牢固,企业的经营管理大厦就无法基业长青。雪频兄是一位与时代同步的管理学者,他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谈数字化:通过大量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案例,让企业家和管理层对数字化转型建立整体认知,让数字化瞬间变得可触摸。这是一本值得细读、深读、读了再读之书。”——邓斌

Read More

01

2022-12

重磅推荐 | 到年底了,让我们换个角度来看看利润吧!

  每年到了最后一个月,就是企业算总账的时候,每个企业家基本上都要盘算:这一年辛苦到头到底赚不赚钱,究竟还有多少利润能留下来?  正常情况下这样盘算是没有问题的,但疫情这三年,大家日子都不好过,有的企业家可能就会想:企业经营这么难,能活下来就已经不容易了,说到利润,那就免谈吧。  这样的的现状和心情,的确会在一部分企业家身上存在。不过,如果你看了史永翔老师著的《利润的十二条定律》,我相信会彻底颠覆你对利润的认知,甚至让你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特别是对中小民营企业家。  史永翔:  中国著名企业管理专家、中国国际经济研究室副主任兼首席专家、国际经理人联合会(IMO)专家委员会主任兼首席专家。  跨国企业高级经理人,历任多家外资跨国企业的财务总监、市场总监、营运总监、中国区总裁、亚太区总裁。  基于此,我们把“利润学之父”史永翔老师花了12年的时间,经过大量的实践和总结,最后提炼成书的《利润的十二条定律》,作为企业家读书会在12月的共读书籍向广大书友推荐,希望能在这个寒冷的冬天给大家带去智慧的温暖。  这本书带给书友们最温暖的智慧,就是帮助我们看清利润背后的真相。大多数企业家对于利润的理解就是“财务利润”,但史永翔老师告诉我们,经济利润和现金流利润同样重要,只有打通财务利润、经济利润和现金流利润,找到企业最佳的盈利模式,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的持续盈利。  同样,几乎所有的中小民营企业家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下面三个问题的困扰:为啥自己这么辛苦还是不赚钱?自己的企业为啥总是做不大?企业如何做才能永续经营?  没错!利润是创业者创办企业追求的目标,也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企业干不下去或企业做得很辛苦,归根结底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企业不赚钱,导致现金流断了;或者企业利润太薄,仅能勉强维持活着。  但这只是表象。真相是企业没有遵循利润的十二个定律。  何谓定律?定律就是被实践和事实所证明,反映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的论断。也就是说,不管你知道不知道,承认不承认,发现没发现,只要符合条件,定律就要发挥作用。  史永翔总结提炼的利润十二个定律针对企业发展的四个阶段,可以回答困扰中小民营企业家的三个困惑。  对于初创企业,首先要解决的是客户定位问题。这时候发挥作用的就是有关客户的三个定律:客户需求定律、客户成交定律和客户偏好定律。当企业家有意识地去关注这三个定律时,就可以用客户需求定律解决规模问题,用客户成交定律解决实现问题,用客户偏好定律解决价值问题,从而改善企业的盈利情况,让企业赚到钱。  企业做了很多年,如果想进一步做大,就必须关注企业的产品力和组织化能力,产品和组织是否可复制,才是企业能否做大做强的关键。在这个阶段,企业首先要把握与产品有关的三个定律,即产品功能定律、产品差异定律、产品复购定律,同时还要抓住企业组织化的三个定律:组织成本定律、组织速度定律、组织复制定律,由此才能实现经营的规模化扩张。否则,企业最后就只能做成一家小公司。  企业要实现可持续经营,必须做到既快又好,更要稳。在这个阶段,企业实现战略化持续发展就要遵循三个定律:高增长定律、高效率定律和高壁垒定律。  不难看出,史永翔老师提出的利润十二个定律主要是围绕客户、产品和组织这三个维度展开的,处理好这三个维度的关系,打好这三个方面的基础,就有可能让企业获得高增长、实现高效率、建立高壁垒,并最终达到永续经营的目的。  最难能可贵的是,史永翔老师在书中对12个利润定律的解读全部都是通过具体案例来进行的,这里面既有对15个行业冠军利润创造过程的深度解析,也有对一些耳熟能详的知名企业进行点评,还有很多来自实践的项目案例分析。  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本书不是一本理论图书,而是一本咨询实践的工具书。  既然这是一本来自于实践又要用于指导实践的工具书,对我们的书友来说,就要从书中的实践案例中去探究背后的逻辑和原理,并结合自己的企业现状进行深度思考,进而跳出自己思维的固有模式,建立新的知识结构。  现实就是这样,不管市场环境多么不好,但总是有企业在增长;不管行业多么不景气,但这个行业仍有企业在赚钱。都是做企业,为啥人家能做到的,咱就不行呢?这里面最大的差别就在于认知和思维,不改变认知和思维,就不可能有任何行动的改变。  是的,无论你正在做什么,迷茫时总会有形形色色的人来对你当前的做法指手画脚,“你这样肯定不行”“这条路根本没人成功过”“迟早有一天你会后悔”……  说这些话的人大多是还没有取得过成功的人,我们应该多去听听那些已经成功的人是怎么说的,看看他们真正有效思考问题的方法是什么,而不是听取所谓的“众说纷纭”。  最后,让我们用史永翔老师在书中的一段话来共同开启《利润的十二个定律》的阅读吧——要学着和思维高级的人在一起,选择好的客户、好的供应商。加入更高级的生活圈能帮你改变思维方式,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加高效、高质。

Read More

01

2022-11

重磅推荐 | 当你掌握了《关系飞轮》

  企业家读书会10月推荐的共读好书是《产品三观》,作者贾伟在书中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如同人有三观,好的产品也有三观,用户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就是好产品的三观;并且,还花了很大篇幅介绍了用户观的五个方面:用户视角、用户场景、用户共创、用户服务、用户体验,也就是所谓的“用户五法”。  可以说,《产品三观》通篇都是在讲“用户”,核心是如何设计出真正让用户满意的好产品。那么,一个新的问题来了!  当交易产生后,产品方或品牌方和用户建立起怎样的关系,才能让双方的关系变得长久且牢固?这正是《关系飞轮》这本书要解答的问题。所以,进入11月,我们向企业家读书会的所有书友推荐徐志斌老师著的《关系飞轮》。  1  从私域流量到超级用户  流量是伴随互联网出现的一个热词,私域流量则是最近这两年大家都很关注的一个话题。当我们在谈论私域流量话题的时候,我们究竟在关心什么呢?  没错,我们关心的是获客成本,关心的是如何得到私域流量,关心的是如何把这些进入私域的用户变成“来了就不想走而且能持续贡献价值”的用户?  |徐志斌  见实科技创始人,深社交媒体研究专家,畅销书《社交红利》、《小群效应》、《即时引爆》作者,长期深耕互联网商业和社交领域。曾就职于eNet硅谷动力、新浪网、腾讯网等,前腾讯微博开放平台负责人(2007-2015),前微播易(社会化媒体精准营销平台)副总裁。  徐志斌老师在《关系飞轮》中把这样的用户定义为“超级用户”,并且总结出了这类用户的“四高”特征:分享率高、转化率高、复购率高、转介绍率高。这样的“超级用户”,试问有哪一个商家不喜欢呢?  只可惜,超级用户群可能只占企业用户群体的1%左右。因此,对企业来讲,私域流量只是培育超级用户的入口,真正的核心在于如何促成更多的超级用户,并且服务好这些超级用户。  2  从超级用户到亲密关系  当企业的关注点聚焦于超级用户时,我们就要去探究,到底是什么让普通用户变成了“超级用户”?  徐志斌老师在《关系飞轮》中给出的答案是:亲密关系。用户和品牌之间的关系越亲密,用户响应企业事件的速度越快,支付金额越大,对产品的贡献越大,通常是普通用户的5倍。可见,关系的强弱直接推动普通用户上升为超级用户。  围绕亲密关系,徐志斌老师进一步把它细化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亲密关系:我很可信。这是企业推进关系管理时采用最多也忽略最多的关系类型。通常用户要求企业提供超高性价比产品和优质的服务,然而信任一旦崩塌,用户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也就一去不复返。  第二种亲密关系:我很可爱。用户面对参与养成的品牌,会越发投入与偏爱。当企业希望用户视品牌如己出时,会展现自己快速成长的一面,也可能展露出造成巨大负面影响的一面。  第三种亲密关系:我很可亲。人们天然亲近帮助自己的人。当企业从长辈出发构建和用户的亲密关系时,意味着无微不至地为用户着想,甚至细化到很多特别的时刻。  实际上,这三种类型的亲密关系是模拟了血缘人群中不同年龄段的相处模式:以平辈论,那就是“我很可信”,关系类似兄弟姐妹;以“晚辈”论,那就是“我很可爱”,关系犹如子女;以长辈论,那就是“我很可亲”,关系仿佛父母。  为了帮助读者完全理解亲密关系在商业实践中应用,徐志斌老师在《关系飞轮》这本书中延续了他写书的一贯风格:用数据来说话,用案例做分析,为读者提供系统化的思维框架和实用工具,以帮助读者收获最大的阅读价值。  3  从亲密关系到关系飞轮  看到《关系飞轮》纸质书的书友不知道是否留意到,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有特点,但两个地方却有可能会被大家忽略。  第一个地方是封面的背景图。今年5月26日,徐志斌老师专门针对《关系飞轮》的封面设计,在《书享界》的微信群里征询圈内好友的意见,并给了三个封面设计的样稿让大家来选。我记得当时我选的就是以“飞跃的海豚”为背景的封面,给出的理由是“既然想突出亲密关系,我也觉得海豚的封面不错!”  |徐志斌老师向好友征询封面意见  的确,在海洋生物中,海豚属于典型的群居动物,彼此之间十分团结,而且感情比较细腻,长期在一起生活的海豚还会产生感情。另外,海豚跟人类一样,属于哺乳动物,身上有一种对后代照顾的天性。用海豚来隐喻“亲密关系”确实非常贴切,而且“飞跃的海豚”也有“飞轮”的象征。  虽然这本书核心是在讲“亲密关系”,但徐志斌老师选择“关系飞轮”做书的名字,选用“飞跃的海豚”做封面背景图,我的理解是“亲密关系”隐含的是私域浪潮背后的真相,而“关系飞轮”才是企业持续增长的内在机理。只有持续增长,才能成就企业的未来。  我想,作者在《关系飞轮》中最想告诉读者的应该是,私域很短,亲密关系所主导的红利却很长。掌握了《关系飞轮》,就赶上了未来增长的浪潮。  第二个地方是封面右上角有个圆形黄色图标。对,那上面印有“社交红利4.0”这些并不是特别清晰的内容。这就是说,徐志斌老师出的第一本书《社交红利》代表了“社交红利1.0”,接下来又出的《即时引爆》和《小群效应》分别代表了“社交红利2.0”、“社交红利3.0”。  持续不断地在社交领域深耕,并且屡有重量级作品问世,正是我发自内心地尊敬徐志斌老师的重要原因。徐老师在腾讯工作8年,传承了腾讯的社交基因,在互联网商业和社交领域进行深耕,提出了极富洞见的观点和预测,为处于新时代背景下的企业和个人发展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企业家读书会曾在2016年1月推荐过徐志斌老师的“社交红利2.0”《即时引爆》,而且非常有幸地邀请到徐老师来洛阳给书友们做了一次精彩的分享。我们期待着,今年的11月23日,洛阳的书友能再次听到徐老师对《关系飞轮》的精彩分享!

Read More

01

2022-10

重磅推荐 | 如果没有《产品三观》,你的产品将会怎样?

  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到,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会形成自己的三观,即: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可以说,一个人的三观直接决定了这个人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会做出怎样的选择以及能做出多大的成就。  人的三观如此重要,以至于成为了我们评判一个人的重要标准或参考。那么产品呢?产品有三观吗?贾伟的回答是有!并且还专门写了一本《产品三观》的书来论述他的观点和思考。  |贾伟  我第一次看到《产品三观》这本书的名字时,就觉得贾伟特别不简单,把他这么多年来在产品设计领域的一些思想用“产品三观”这个大词概括了,抓住了产品的根本,也特别有高度。  企业家读书会今年阅读的主题是“打胜仗”,企业家“打胜仗”最终凭什么?说来说去还是产品!要想把产品做好,《产品三观》不能不读!  贾伟是谁?  我和贾伟认识快十年了。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到贾伟是在北大的课堂上,听他分享自己的设计理念,当时我就被深深地吸引,发自内心地喜欢上了洛可可设计的产品。  后来有机会到洛可可在北京的总部和深圳的分公司参观学习,听得越多,看的越多,对洛可可的设计理念和产品就就越发认同和喜欢。  作为洛可可的创始人,贾伟的身份首先是洛可可的首席设计师。在他的带领下,洛可可多次获得德国红点、德国iF、美国工业设计优秀奖(IDEA)、日本G-MarK、中国红星奖等国际知名设计大奖,称得上是拿国际大奖最多的中国设计公司。  但贾伟的角色定位绝不仅是设计师,他更厉害的地方在于,他还是一个有着强烈创新意识和商业思维的创业者。  |贾伟作品:55°经典降温杯,荣获“德国红点奖”  贾伟后来成立洛可可创新设计集团,专门把“创新”两个字植入公司的名字里,就充分表明了他对创新的态度。再后来他创立洛客共享设计平台,以众创模式汇集超过40000名专业设计师,为中国的设计师人群打造了一个互联网共创平台。  再后来他深入景德镇、莆田等这样的产业城市,深度帮助当地的传统产业,做产品设计和相关供应链的改造。他最新的动作是创立人工智能设计公司水母智能,以此推动设计的数字化、智能化,让专业设计更普惠。  创业黑马集团董事长牛文文说,贾伟其实是中国工业设计领域的先行者、挑战者和颠覆者,我深以为然。  何谓“产品三观”?  自从认识了贾伟之后,我就一直关注洛可可的发展,并且特别期待贾伟能出一本书,好好讲讲他的设计理念和产品创意。没想到的是,他出的第一本书居然是《产品三观》!  说句实在话,我挺喜欢《产品三观》这个书名的。因为“三观”这个词实在太大,太重,一般人都不敢随便用,但贾伟拿过来用来产品设计思想上,却恰如其分!因为,正如人的三观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产品三观则直接决定了产品的好坏。  那么贾伟是怎么定义他的产品三观呢?在贾伟看来,做产品有三个维度,微观层面要有用户观,中观层面要讲价值观,宏观层面要看世界观。这里的用户观,价值观、世界观就是产品三观。  所谓产品用户观,就是要完全站在用户的角度,从底层逻辑进行思考:用户是谁?用户在哪?用户的痛点是什么?用户价值是什么?  所谓产品价值观,就是用户体验价值,具体是指用户体验到的产品价值,它不是资本、技术或者品牌价值,而是那些真正满足了用户需求,为用户带来愉悦的体验价值。  所谓产品世界观,来自于创造产品的创造者的初心以及他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和思考深度,也可以说产品创造者的世界观就是产品世界观。  |贾伟设计作品:高山流水  总结一下,做一件产品,用户观决定了可不可以做,价值观决定了能不能做成,而世界观决定了能不能将这件产品做大做强甚至穿越时间。在这里,用户观是基石,是产品三观里最重要的一点,越过用户观去探讨价值观和世界观则不成立。  “用户五法”最关键  贾伟在《产品三观》书里特别强调,构建正确的用户观,一切以用户为原点,学会真正理解用户,这是创造好产品的基础和前提。  所以,这本书用了5章的篇幅,分别从用户视角、用户场景、用户共创、用户体验、用户服务等5个方面来具体讲解什么是正确的用户观。  应该说,贾伟提炼出来的这“用户五法”既是构建正确用户观的方法论,也是实践论。因为书里总结提炼的这些方法、工具和模型,都是基于洛可可亲自操盘过的案例,是来源于具体的实践,实操性非常强。  我们经常讲要一切以用户为中心,打造出让用户真正满意的好产品,但怎么能做到呢?贾伟在《产品三观》里提炼出的“用户五法”就给出了具体的路径方法,这就是打造好产品的钥匙。  书里提到的用户痛点的五点观察、用户场景的三角架构、用户共创的三大原则和五大实现路径、服务设计的三三原则、打造超预期用户体验的四个方法等,都给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最难能可贵的是,贾伟在几乎每一个章节都尽可能加入一些真实的案例来进行辅助说明,让读者从实际的案例中来理解和领悟什么是“用户五法”。  同时,充分发挥设计师的独特价值,尽可能多地用图表、画面以及文字字体、色彩的变化来表现书的内容,让人读起来更轻松,更有美感。  好了,现在就让我们赶快打开《产品三观》,在金秋十月与贾伟进行一场美妙的用户思想对话吧。

Read More
1234567 共79条 7页,到第 确定

让企业家爱上读书,助力全民阅读

一个以书为媒的学习型组织,致力于通过阅读帮助企业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培养企业家的独立思考精神,改变企业家的认知结构

返回顶部
0%